close

養成好習慣詳細步驟為文章中藍色部分

    小一寫功課,真是一番挑戰!剛結束幼稚園毫無負擔的生活,馬上進入帶著書包,乖乖坐在教室裡的日子.要他練習專心已經不容易了,還要應付老師要求寫字正確和字體美觀,在一大格分成四小格的空間裡,注意筆畫的順序和位置.有不少文章*建議父母不要管,不要擦,寫完就好,我們一直擦會讓孩子沒信心,到了學校,老師會改出錯誤讓他在學校訂正,孩子為了爭取下課時間,自然就會好好寫,親子關係也不會陷入僵局.我部份同意這樣的論點,不過,要加上一句老話:"個別孩子差異可能極大,請隨時調整您的方法."

    就說個性吧!我想不到的是,有些孩子真的不下課也沒關係,他就只想待在教室.所以,這樣的"威脅"對他一點作用也沒有.而且老師一人對多人,小一生需要幫忙的狀況又特多,老師也很難好好的指導需要改進的地方.再說,父母也可以藉由寫功課這個練習發揮影響力.我們表達對功課的重視,例如提醒他要好好寫,稍微陪伴一下,觀察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...他們會感受到以下訊息:做好功課的重要性(增進學習效果,學會負責),父母願意陪伴度過"艱難"時光,以及需要時,父母非常樂意提供協助等等.而且小一生剛進入陌生環境,我們幫助孩子有比較多的下課時間可以玩耍和認識新朋友,對提升專注力和適應新生活都有好處.(我承認理由不少...)

    小孩一邊寫,大人一邊把小孩寫的功課擦掉是真的不好,他會覺得很沮喪,而且,這浮現一個問題:他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寫或只是不夠專心.我們要先釐清並解決這個問題,再往前進.我們擦作業,表達的否定意味要比口頭要求他自己擦強很多.根據心理學的說法,一個是"說"加上"做";一個只有"說",所以強度不同.他自己擦,也是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訓練.

    除此之外,在我們眼裡不過區區幾十個注音符號,對沒經驗的小一生來說,真是天大的負擔.有些孩子(我家的就是)會心裡先產生壓力,然後專注力無法集中於這個巨大又無趣的任務上,寫功課的時間可以無限延長,從半小時到四或五個小時都有可能...很幸運的,老二即將又遇到寫功課瓶頸的時候,在父母成長班學到了很實用的方法,分享給大家!

    先溝通:因為晚餐後到九點鐘睡覺大約只有3小時,而且那時身體累了,注意力不容易集中,寫功課會非常辛苦,所以,功課要盡量在晚餐前完成.

    Step 1:午餐過後,和孩子討論一下今天的計畫!例如:晚餐和長輩有約或是希望下午可以去公園玩球.因為五點半就要吃晚餐,所以如果想要有玩的時間,最好四點前可以完成作業.(增加誘因,讓孩子肯定早點寫完功課的好處)

   Step 2:拿出今天的功課,翻閱一遍了解數量.和孩子討論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以完成.例如:今天有國語練習簿3頁(約60個字)和數學習作2頁,分別需要一小時和二十分鐘.

   Step 3:由於這個年紀對"功課"的專注力非常缺乏,所以我們把"孩子覺得"份量比較多或乏味的作業分成2部分,每個部分中間設休息時間.父母引導,但讓孩子自己決定怎麼分.例如:先花30分鐘寫完一頁半的練習簿,就可以小休息10分鐘;接著用30分鐘寫完剩下的部分.就可以大休息20分鐘;最後用30分鐘寫完數學.這個時候,孩子尚處於開心和配合度相當高的階段,而且是他自己訂的計畫,實行意願會比較高.要注意的是,讓孩子擁有在目標時間內達成的成就感很重要,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嘛!所以父母要先衡量一下時間,特別是剛開始每個生字都需要練習的階段,如果孩子訂的時間太緊湊的話,我們要提醒他多加一些時間.前幾個星期,為了增加穩定度,最好父母可以陪伴,我們可以看自己的書,或是上網找資料...要是"正事".不要在一旁滑手機還呵呵笑,那就太不幫忙囉~孩子熟悉寫功課的節奏之後,可以增加一次寫完的份量或是縮短休息時間,這樣就會有更多得時間可以玩耍,複習,或是閱讀課外讀物.  

    寫之前,提醒他注意筆畫和位置,如果需要,我們先說明一下,例如:第一劃在大格子左半部,上面這個小格子的中間開始,到下面小格子的中間結束.先看著他寫每一行的第一個字.如果錯了或是不好,就請他自己擦(順便訓練手部肌肉).有些字不容易寫好,如果需要多練幾次,可以先在另外準備的簿子練習,熟悉之後,再寫在功課本上.讓他自己寫完剩下的部分.全部完成後,請他自己先當"老師"(小朋友通常很愛模仿老師),把不夠好的字用鉛筆圈出來,然後自己改好.我們檢查的時候,除非有錯字或是筆劃大小比例差太多會圈出來修正,大致上對就好.大部分小孩比較在意老師給的評價,如果家長要求太多,他會不服氣,覺得是我們太吹毛求疵.老師給了幾個紅圈圈,他摸摸鼻子就訂正.

    大概訓練2-3個月,孩子寫功課的時候,會多一份自覺,會自己注意到比劃的順序和位置,也會自己修正不夠正確的字.當然,離父母都不用看過還有段距離...努力中!要注意孩子的成熟度有差別,9月生的孩子和8月生的孩子雖然都是一年級,但差了將近一歲!這個年紀,幾個月就有很顯著的不同.再來,有沒有兄姐做為學習對象也有差別.所以要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調整步調,不要急也不要跟別人比較,自己每天都有進一小步,就能累積很大的效果.

    好的習慣養成不容易,心理學說要持續30天以上,所以,父母的目標就是幫忙孩子養成這個好習慣啦!大概一~二個學期就可以進入狀況了,上了小二,小孩會覺得放學後一定要先寫完功課才會安心,那父母是不是也放心多了?只有每次寒暑假結束剛開學的那幾天需要叮嚀一下...

 

*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"德國老師禁止父母親做的五件事"(http://www.ohmykids.org/2015/10/%E5%BE%B7%E5%9C%8B%E8%80%81%E5%B8%AB%E7%A6%81%E6%AD%A2%E7%88%B6%E6%AF%8D%E8%A6%AA%E5%81%9A%E7%9A%84%E4%BA%94%E4%BB%B6%E4%BA%8B/):

1.不可介入孩子的作業
2.不可擦掉孩子寫錯的字
3.看見孩子的作業有錯誤 不可以說破 讓孩子自己去發現
4.孩子不會造句 不要協助他 要讓他自己思考
5.不可在孩子寫作業時坐再一旁監督

    看完發現:糟糕!我全做了!德國老師的要求很有道理!這真的是對孩子最好的狀況,前提是:在德國.(或是台灣特別的學校,如美國學校...)

    在德國,或是其他歐美國家,國小的課程內容是充實而不繁重的.有可能像我們一樣,光是國語,一個星期一課就要完全學會15個生字嗎(包括一字多音和形近字)?我相當懷疑.班級人數與老師的教學方法也不同,國外多為討論法,台灣是講述法.文章中提到作業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,其實台灣老師就算知道某個小朋友的學習困難,也可能因為意願,時間限制,或學校的其他事務,能幫忙的部分也有限.整個社會氣氛和思想也很不同.總之,以前看到很多父母分享不同國家的教育方式,都會很想學習.不過,在自己的孩子上學以後,我漸漸了解,我們依然需要多接觸與學習不同文化的教育觀點和方法,只是要篩選一下哪些真的適合自己的孩子和台灣的教育體系.

    在台灣,完全不介入是不可能的,不然安親班老師就不會這麼累了.適當的引導是需要的,孩子的作業(例如15個生字的造詞)有問題,到了學校會發生什麼事?

可能一:請孩子放學後留下來(沒上安親班才可能),老師仔細的教.

可能二:老師用下課時間個別指導一番(班上其他二十幾個同學沒有需要幫忙的狀況下),然後請孩子利用下課再寫一次.

可能三:請孩子照著別的同學的正確版本再寫一次.

可能四:要求孩子回家重寫.昨天的功課今天要再寫一次,加上今天的練習本15行生字練習和數學習作呢?

    15個生字的造詞難不難?難!因為時間關係,老師在課堂教的很有限.例如:"園"這個字,老師會舉幾個例子,花園,公園,校園......小孩回家寫,就自己造個"草園"(草原)或是"園形"(圓形).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機會,可以趁機把他搞混的字一次做字義比較和說明.在其他國家,也許學生是在課堂上造詞,老師可以當場做這樣的解說,但是台灣的老師背負緊湊的課程,與習慣性的講述上課方式,班上二十幾個小朋友的功課,有辦法被拿來一一檢討說明嗎?

   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,剛開始孩子覺得有信心,他會更願意堅持下去,然後內化為習慣.老大在二下時就會自我要求寫正確,寫整齊.如果完全不幫忙,他自己面對如山的功課,我想有些孩子可能乾脆放棄掙扎了...不過,多看多聽多想總是好事,讓我們繼續挖掘更好的學習方法!這篇文章也"再一次"提醒我應該讓孩子更獨立!減少叮嚀寫功課以及生活各方面過多的協助.全職媽媽最大的課題就是"改變習慣",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我們養成事必躬親的壞習慣,要提醒自己:孩子已經長大了,讓他自己來吧!

相關文章: 

幼稚園升小一的準備 - 注音符號

 http://peggyhsueh0819.pixnet.net/blog/post/279064954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認真的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